中宏網訊 3月25日下午,重慶市江北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百千萬”聯系服務經營主體全覆蓋推進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重慶市深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對15家優秀民營企業和15名優秀民營企業家授牌,區發展改革委、區司法局、大石壩街道、觀音橋街道負責人和重慶海爾、陶然居、永輝超市、葵海數字科技企業代表作交流發言。大會現場還發布了《重慶江北 成都青羊民間投資機會清單》,其中涵蓋了江北區及青羊區重點項目、土地開發等關鍵領域的優質投資機會。
重慶市江北區: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新重慶先行示范區建設
民營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推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幾十年來,關于對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我們黨理論和實踐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新征程上,江北區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大力促進“兩個健康”,著力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體制機制,協同發揮有效市場、有為政府作用,強化政策引領,提升服務質效,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民營經濟競爭力、創新力、吸引力和貢獻力,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重慶先行示范區提供強勁支撐。
一、強根固基,促進民營經濟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廣大民營企業家深耕江北,民營經濟已然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創新創業的重要主體、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稅收貢獻的重要來源。
一是民營經濟的“競爭力”在增強。華南物資等3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數量占全市1/3,永輝超市等13家企業上榜“2024重慶民營企業100強”、數量全市第一,海爾空調器等6家企業入圍“2024重慶制造業民營企業100強”,碩盈峰新能源等4家民營企業入圍“重慶潛在獨角獸企業”,惟覺科技等4家民營企業入圍“重慶瞪羚企業”。2024年全區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979.2億元、增長13.3%,高于GDP增速5.6個百分點。民營經營主體總量達到13.64萬戶,占全區經營主體總量的98%以上?!八纳稀泵駹I企業突破800家、占全區總量80%。反映市場成熟水平的“企個比”高達0.94、是全市的2倍。
二是民營經濟的“創新力”在突破。海爾工業園成為西南地區產品最全、規模最大的家電產業園,白色家電產能達到2000萬臺;葵海數字科技開發的“向日葵AI智慧大腦”成為全國健康產業在數據交易所掛牌的首個數字產品;潤際遠東突破國外壟斷,自研的高濃度合金元素添加劑獲評全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智飛生物研發的嚴重致病菌疫苗獲評全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24年民營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459.8億元、增長9.2%,民營科技型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雙雙實現2位數增長。
三是民營經濟的“吸引力”在提升。年營收百億級的懂車族科技全國總部投入運營,總投資50億元的360西部總部、天云數據等優質軟信企業落地投產,行云集團西南總部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落戶江北。2024年全區GDP達到1924.3億元、增長7.7%,實現GDP增速、商品銷售總額、金融資產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量、規上互聯網和軟件服務業營收增速、全口徑稅收總量、收入質量、改革報表“8個全市(行政區)第一”。
四是民營經濟的“貢獻力”在彰顯。金科智慧服務等5家企業入選“2024重慶市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百強名單”;中設咨詢黃華華等4人榮獲重慶優秀民營企業家;觀音橋好吃街榮膺全國“誠信興商”典型案例,是重慶市唯一獲評單位。2024年全區民營企業吸納城鎮新增就業55245人、占總量的90%,實現入庫稅收94.7億元、占全區稅收收入比重近40%。
二、厚植沃土,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升級版
江北區連續4年召開營商環境“新春第一會”,連續4年服務民營企業滿意度測評全市第一,連續3年營商環境便利度測評全市第一,始終以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為目標,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導向,創新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政策賦能,提振發展信心。建立重點民營企業庫,常態化監測運行情況,分析研判民營經濟運行態勢。2023年以來,江北區接連發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2條措施》《打造最優營商環境20條》《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江北“極核引領”15條重大舉措》等一系列具有江北辨識度的政策舉措,起草了《江北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量身定制了6個方面、29條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二是改革破壁,激發市場活力。常態化摸排準入限制、隱性壁壘等問題線索,定期歸集違規案例,清理資質資格獲取、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差別化待遇。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改革,實施“紅名單”企業投標保證金再減半,免繳保證金1.46億元,履約保證金和投標保證金實現兩個“當天退”,開展工程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專項整治,促進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實現80個高頻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政務服務“網上全程可辦”率達到78.2%,不動產登記實現“交地即交證、竣工即交證、交房即交證”。上線政府合同履約監管系統,開通涉企案件行政復議綠色通道,“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減少檢查20%以上,成功創建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
三是開放場景,強化內生動力。建立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搭建民間資本與項目方溝通對接平臺,在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推動重點項目投資向民間資本開放。發布《民間投資機會清單》5版,推出地塊出讓、政府采購、產業載體等資源清單540余項。舉行國資民企協同發展資產推介會,推出五寶國際運動休閑小鎮等合作場景,儲備20億元以上重點在談項目60余個。推進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暢通企業融資準入和再準入通道,全市首創“黨建增信·融資助企”,建成44個金融服務港灣,為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超120億元。
四是親清護航,優化政商生態。深化“百千萬”聯系服務經營主體全覆蓋機制,搭建政企溝通交流平臺,配備服務專員1300余名,常態化服務全區超13萬民營經營主體。開展“千名干部進企業活動周”“千企萬戶大走訪”等集中大走訪,落實經營主體訴求“首接負責制”,解決企業訴求1.9萬余件,“現場辦”“當天辦”比例達到80%,“限時辦”轉辦訴求14批次,形成了企業訴求高效辦理的閉環。
三、凝心聚力,奮力開創民營經濟新局面
江北區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江蘇、浙江等民營經濟發展高地相比,我們仍存在創新動能不足,龍頭企業引領帶動效應不夠突出,服務企業的精準度和實效性有待增強等問題。面對這些短板,江北區將以更實的舉措破解發展難題,以更強的擔當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營商環境再升級。持續擦亮“小江都能辦”金名片,聚焦政務服務領域的全環節、全過程、全鏈條,為民營企業提供事項咨詢導辦、輔導線上線下申報、跟蹤辦理進度等全生命周期幫辦代辦服務,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深化“一窗綜辦”改革,推進“渝快辦”數字賦能,實施“云綜窗”服務模式,有序推進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向社區、園區、商場、樓宇延伸。發揮好“辦不成事”窗口兜底作用,專項受理企業辦理事項中的“疑難雜癥”事項。優化用好企業服務平臺、“個體工商戶服務直通車”,集中發布助企惠企“政策包”,實現政策“精準直達”“免申即享”。
二是創新梯隊再壯大。繼續用好引導性政策,積極推進“個轉企”“小升規”等工作,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繁榮景象。持續推進“雙倍增”行動,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壯大創新型中小企業、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及瞪羚企業等創新型民營企業隊伍。引導民營企業用足用好“兩重”“兩新”等政策,支持企業啟動新一輪智能化、數字化重大改造項目,鼓勵企業實施一批設備更新、技術改造項目,提高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是投資潛力再釋放。定期發布民間投資機會清單,共享企業間、政企間投資資源,搭建投資信息互通、合作共商的服務平臺。聚焦重大基礎設施、重點土地開發、重點產業平臺以及國企民企協同發展等重點領域,謀劃梳理一批向民營企業推介的投資機會項目清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建設,每年向民間資本推介投資機會100個以上。探索試點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開展EOD、特許經營等項目策劃包裝,每年滾動儲備各類民間投資可參與的重大項目30個以上。完善民間投資“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系統梳理民間投資在建項目清單和儲備項目清單,落實行業部門責任,做好項目儲備、前期、辦件、施工、竣工等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
四是要素保障再強化。充分發揮江北嘴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優勢,擦亮“紅金渝”品牌,優化金融網格員配置,常態化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活動。持續培育民營上市后備企業,加強上市輔導,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直接融資和再融資。加快建設金融人才大市場,拓展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平臺,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學院,支持民營企業開展企業職工新型學徒制培訓、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加大用地保障,推動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充分發揮土地資源保障和支撐作用。
五是法治護企再深化。持續深化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建設,拓展“數字金融糾紛一體化解決”試點。開展“保知識產權、護知名品牌”專項行動,推動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化水平。嚴格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制定《江北區全方位優化涉企行政執法十條措施》,持續實施“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力爭“信用+執法”綜合場景試點實現突破,真正做到“無事不擾”。全面清理處置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問題,加強信息披露和對惡意拖欠典型案例的曝光,嚴格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懲戒約束。常態化開展損害營商環境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工作,嚴肅查處違規干預企業正常經營、利用中介機構設租尋租等行為。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江北區將始終高舉“兩個毫不動搖”旗幟,堅定不移地支持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努力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激發更大的創新活力,提升更強的競爭力,與廣大民營企業攜手同行,在打造中國式現代化重慶先行示范區的壯闊征程上,書寫更加輝煌的江北篇章!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